世界资讯: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的专栏_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

2023-07-02 00:39:26 来源:元宇宙网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的专栏_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相关的事情,对此小编也是非常的感应兴趣,那么这件事具体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关于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的专栏_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事件的相关信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

1、“应交增值税”科目是最复杂的一个应交税费科目,具体说明如下:  “应交增值税”分为“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费”等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2、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缴或尚未抵扣的税金。

3、  为了更清楚地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缴、已缴和未缴的情况,在该科目下,应设置下列明细科目:  (一)“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在现行税制下,“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贷方增加了很多经济内容,借方既要反映进项税额。

4、又要反映预缴的税金;贷方既要反映销项税额,又要反映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情况。

5、“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增加核算内容后,如果仍沿用三栏式账户,很难完整反映企业增值税的抵扣、缴纳、退税等情况。

6、因此,在账户设置上采用了多栏式账户的方式,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各设了若干个三级科目加以反映。

7、  1.“进项税额”,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8、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9、  2.“已交税费”,核算企业当月缴纳本月增值税额。

10、  3.“减免税款”,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

11、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12、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13、应免抵税额的计算确定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在取得国税机关《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后进行免抵和退税的会计处理。

14、即按批准数进行会计处理。

15、按《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批准的免抵税额。

16、借记本科目。

17、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18、  第二种是出口企业进行退税申报时,按退税申报数进行会计处理。

19、根据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的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20、  5.“转出未交增值税”,核算企业月终转出应缴未缴的增值税。

21、月末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22、  6.“销项税额”,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23、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销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24、现行出口退税政策规定,实行先征后返的生产企业,除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外,出口货物离岸价视同内销先征税,出口单证收齐后再以离岸价为依据按规定退税率申报退税,在出口销售行为发生后,按规定征税率计算销项税额贷记本科目,同时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的出口退税借记“应收补贴款”科目。

25、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的不得抵扣税额借记“出口产品销售成本”科目;实行“免、抵、退”税的生产企业。

26、出口货物销售收入不计征销项税额,对经审核确认不予退税的货物,应按规定征税率计征销项税额。

27、  7.“出口退税”,记录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

28、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缴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

29、出口企业当期按规定应退税额,应免抵税额后,借记“应收账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科目。

30、贷记本科目。

31、  8.“进项税额转出”,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32、按税法规定。

33、对出口货物不得抵扣税额的部分,应在借记“产品销售成本”科目的同时,贷记本科目。

34、企业在核算出口货物免税收入的同时,对出口货物免税收入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出的“不得抵扣税额”,借记“产品销售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当月“不得抵扣税额”累计发生额应与本月免税申报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中“不得抵扣税额”合计数一致。

35、出口企业收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后,按证明上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用红字贷记本科目,同时以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36、生产企业发生国外运费、保险、佣金费用支付时,按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分摊计算,并冲减“不得抵扣税额”。

37、用红字贷记本科目,同时以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38、  9.“转出多交增值税”,核算一般纳税人月终转出多缴的增值税。

39、月末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本科目。

40、对按批准数进行会计处理的,本科目月末转出数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对按退税申报数进行会计处理的,本科目月末转出数为计算“免、抵、退”税公式计算的“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

41、  上述三级明细科目,前5项在借方登记、后4项在贷方登记。

42、即“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四个三级科目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贷方。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