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吁公私合作维护世遗改善环境

2023-08-07 11:3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来源于:澳门市民日报

本报讯(记者 唐钦滨)澳门社区营建促进会8月5日举办“2023澳门社区营建论坛”,邀请内地及本澳专家探讨澳门老城区的保育与活化。该会理事长梁竟成表示,期望发动社区不同持份者共同参与社区营建,让澳门区区有特色,区区有活力,充分平衡保育与发展和不同持份者的利益诉求。论坛讲者指,世界遗产城市既有遗产性,亦涉及居民的居住环境,这双重属性都要兼顾;又认为澳门世遗区域和缓冲区涉及很大的面积,若所有世遗保护和改善环境工作均由政府负责,包袱会非常大,建议设立公私合作机制合力维护。

澳门社区营建促进会副会长张鹊桥(左)向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乡土建筑科学委员会副主席邵甬致送纪念品(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


(相关资料图)

澳门社区营建促进会副会长张鹊桥(左)向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世福致送纪念品(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

论坛5日在澳门博物馆演讲厅举行,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刘艺良,澳门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崔世平,文化局文化遗产厅代处长雷永权,澳门社区营建促进会会长梁庆庭、理事长梁竟成等出席。论坛邀得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世福,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乡土建筑科学委员会副主席邵甬,以及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建筑学课程主任郑剑艺担任主讲嘉宾。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刘艺良(左三)、澳门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崔世平(右三)、澳门社区营建促进会会长梁庆庭(左一)等主持“2023澳门社区营建论坛”启动仪式(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

不同持份者营建区区有特色活力

梁竟成表示,澳门自回归祖国以来,经济连续高速发展,社会变化快速,令澳门的老城区面临各种各样机遇与挑战。在这个大背景下,由一班关心澳门老城区保育与发展的社会朋友和专业人士,共同组织澳门社区营建促进会,该会宗旨是通过连结社会不同界别专业人士,与不同社区持份者共同关心社区发展,合力营建社区,推动澳门旧区保育与活化,提升澳门各区居民生活与营商环境,助力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他又说,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活力社区,除政府相关政策支持,还应该深度发掘社区历史人文特色,引入更多不同界别专业力量,发动社区不同持份者共同参与社区营建,让澳门区区有特色,区区有活力,充分平衡保育与发展和不同持份者的利益诉求,令社区营商和居住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社区文化氛围与社区参与度不断提升。

邀学者分享案例建旅游休闲中心

梁竟成又指,我国内地近年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和旧城改造活化,取得丰硕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期望通过是次论坛,让主讲嘉宾分享内地成功经验和个人研究。未来,期望通过持续举办澳门社区营建论坛,广泛邀请世界各地著名城市规划师及建筑师以及不同范畴专家学者,来澳分享不同城市的老城区保育与活化经验。通过专家学者分享成功案例,共同探讨澳门老城区的保育与活化方向,为澳门活化旧区、社区营建出谋献策,共同建设澳门成为宜居宜游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邵甬表示,世界遗产城市本身一方面带有遗产性,另外一方面涉及居民的居住环境,这双重属性都要兼顾,因此一方面要通过法律制度把世界遗产保护好,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各种公共政策、机制,把居住环境改善,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要活化历史遗产世遗与生活联系

邵甬续说,世界遗产城市是一种活着的遗产,澳门的世遗区域和缓冲区涉及很大面积,当中有很多居民生活和居住,还有很多是私产,所有的世界遗产城市基本上面对同样问题。她认为,若所有保护和改善环境工作均由政府负责,包袱会非常大,建议设立公私合作机制合力维护,政府出资一半,居民可申请基金提出修缮老房子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是否符合世遗修缮保护要求。她称,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山西平遥古城,以及扬州和苏州等地已有类似公共政策逐步实施,效果非常好。

另外,王世福表示,历史遗产首先要尊重和保护好,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其活化,让当代人知道世遗过去是什么,让世遗和生活方式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他认为,不能满足于现在把世界遗产或者历史古迹留好做好,而是要把它变成一种新的文化载体。王世福指,现时广州的保护工作也不断思考如何将老房子利用好,这方面澳门做得非常好。 他举例说,在澳参观1家由老建筑改造成的图书馆,吸引不少长者使用,这就是老建筑带到新生活的服务价值体现。(责任编辑:吴从周)

特别声明:本文系中新网客户端“华媒站点”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立场,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中新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展示平台。

标签:

最新内容